漢式婚禮流程策劃方案 經(jīng)典傳統(tǒng)婚禮

圖片來源:馬鞍山花海閣主題婚禮會館純婚慶
與西式婚禮和一般的中式婚禮,漢式婚禮有著不同之處。它以周禮為模板,強調(diào)典雅、尊貴、莊嚴的氣氛,追本溯源,真正地體現(xiàn)了華夏經(jīng)典文化傳統(tǒng)。漢式婚禮是一種民族婚禮,下面將介紹漢式婚禮流程策劃方案。

圖片來源:威海好好先生婚禮策劃

圖片來源:福州詩雅圖婚禮策劃

圖片來源:青島簡兮婚禮
婚禮方案一、婚前禮 漢式婚禮的策劃流程有許多步驟。其中,婚前禮是一項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旨在準備新娘和新郎進入婚姻生活。以下是婚前禮的具體安排: 1. 新娘準備:在婚前禮前,新娘會接受一系列的美容護理,包括皮膚的清潔和保濕,身體的按摩和放松,以及頭發(fā)和妝容的修飾。這樣可以讓新娘在婚禮當(dāng)天展現(xiàn)最美的一面。 2. 新郎準備:新郎也需要在婚前禮前做好準備工作。這包括整理個人形象,選擇合適的禮服和飾物。他還要提前了解婚禮的流程和儀式,以確保順利進行。 3. 親友會面:在婚前禮當(dāng)天,新娘和新郎的親友們會在一個特定的場所相聚。他們可以互相交流和祝福,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4. 宴會:婚前禮的最后一部分是宴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新娘和新郎以及他們的家人和親友會共同享受一頓盛宴。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有利于增進關(guān)系和團結(jié)。 通過這些婚前禮的準備,新娘和新郎可以進一步了解對方,為婚姻的開始做好準備。這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他們的未來非常重要,并且在漢式婚禮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結(jié)婚前的禮儀基本流程包括:締結(jié)婚約、征求父母同意、確認婚事吉利、征求姻親意見、確定婚期。
1、男方向女方求婚時,以雁作為見面禮物。根據(jù)《儀禮·士昏禮》的記載:“在昏禮中,男方向女方告知納采,需要用到雁作為贄見物。”
2、在提親之后,需要詢問女方的姓名,以便進行婚姻占卜和吉兇預(yù)測。《儀禮·士昏禮》中有這樣的描述:“客人持著雁,請問女方的姓名;
3、當(dāng)男方詢問女方的名字之后,男方會前往廟宇進行卜卦,以求得吉利的預(yù)兆,然后再派遣使者前往女方家中告知喜訊。(《儀禮·士昏禮》)。在男方詢問女方名字后,會卜卦預(yù)測雙方的生辰八字。若預(yù)測結(jié)果是吉利的,男方會派遣使者攜帶雁兒向女方家庭傳遞喜訊,以示符合儀式的舉止。
4、男方向女方派遣使者,以納聘的方式訂婚。《儀禮·士昏禮》中寫道:“征即完成,派遣使者納貢物以成婚禮。”納聘之后,婚姻便進入了正式的籌備階段。
5、請男方選定一個吉祥的結(jié)婚日期,正式向女方提出婚約,并送上雁作為見面禮物。《儀禮·士昏禮》中有這樣的說法:“請選定日期時,使用雁作為贄見禮物。”鄭玄的注解中提到:“男方家庭必須先進行卜卦,選擇一個吉利的日期,然后派使者去通知女方。”
以下是第二種漢式婚禮流程策劃方案,稱為正婚禮:
正式的婚禮儀式通常包括以下基本流程:迎親、交換拜禮、舉行宴席、行沃盥禮、舉行共牢合巹儀式、合巹禮、解開頭繩和結(jié)發(fā)儀式、并最后舉行執(zhí)手儀式。
1、親人們一起去歡迎新的親家前來迎接新娘。
2、交拜禮是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基本儀式。新人雙膝跪坐在墊子上,面向主席臺,以此表達他們對天地、父母以及彼此的感恩之情和承諾。
3、座位上的新人相對而站,中間有幾案,新人相對而跪,希望能找到真心相愛的伴侶,永遠不離不棄;成為夫妻,相互間的愛恩永不改變。
沃盥禮是一種古老的儀式,用于新娘、新郎入席前的水療,以表達新人對婚禮的重視。新郎會自己洗手、洗臉,然后用濕毛巾為新娘擦手和清潔面部。這體現(xiàn)了新人們抱著一顆純凈的心迎接新生活的態(tài)度。
5、《禮記·昏義》中有一段描述:“新娘到場后,新郎會向她鞠躬致禮然后一起坐下,共同享用牢飯,再一起舉杯飲酒。這是為了表達雙方彼此融洽、平等尊重,加深親密關(guān)系。”“同牢”是指新郎和新娘一起食用裝在一個鍋里的食物。而“合巹”則是指新郎和新娘分別拿起一個裝滿酒的杯子,對婚姻的祝福進行飲酒。新人在婚禮上共同用餐,象征兩人從此合為一體,共同承擔(dān)生活中的幸福與困難。
6、合巹禮中,新婿斟酒并與新娘碰杯分享,然后他們將各自喝過的一半倒入對方的杯中,一起將未喝完的酒全部喝光。接著,他們拼接起葫蘆,新娘緊緊地繞著它一圈。葫蘆寓意生子受福。夫妻共同分享喜宴,祝愿他們今后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完成儀式后,葫蘆又會重新恢復(fù)原狀,被用紅繩系起來。這象征新人從此融為一體,永不分離。
7、解纓結(jié)發(fā)是指新郎用自己的手解下新娘頭上的婚紗飾物。“結(jié)發(fā)”指的是新郎和新娘各自剪下一束頭發(fā),然后用紅色絲線將它們結(jié)在一起。新郎先剪下新娘的一縷頭發(fā),再剪下自己的頭發(fā),接著新娘展開繡有錦囊,新郎將兩人的頭發(fā)依次放入其中。隨后,他們共同將錦囊的繩線拉緊。這象征著夫妻雙方的血脈相融,共同白頭偕老,永遠心心相印。
8、新婚夫婦站起來,彼此握手交換著目光。牽起你的手,與你共同使用筷子;牽起你的手,與你一起進餐;牽起你的手,與你一同回家;牽起你的手,與你一起入眠;牽起你的手,與你相親相愛;牽起你的手,與你共度晚年!
漢式婚禮的第三個流程策劃方案,是關(guān)于婚后禮的。(注:以下是漢式婚禮的習(xí)俗簡介)婚后禮,是指在新娘進入新家,成為新的家庭成員后,進行的一系列儀式和活動。這個環(huán)節(jié)通常在新郎新娘入洞房后進行。在這個儀式中,新娘首先向洞房里的神明敬香,然后向新家庭長輩行三個揖禮,表示尊重和感謝。接著,伴娘會主持一項活動,稱為“捧花鬧洞房”,其目的是考驗新娘的智慧和勇氣。新郎需要在洞房里找到新娘的戒指,才能與她團圓。整個過程中,新娘和伴娘互動緊密,感情也會更加深厚。在過去,婚后禮還包括一些形式獨特的傳統(tǒng)習(xí)俗,如“跨糊帳”、“吃新娘酒”等,但這些儀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比較少見了。無論如何,婚后禮都是漢式婚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新娘和新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也是漢式婚禮最美好的瞬間之一。
婚后禮,也被稱為成婦禮,其基本程序是:婦見舅姑、舅姑接納新婦、新婦向舅姑獻禮、前往廟宇參拜成婦。
1. 對于婦女來說,見到舅姑的妻子稱公公為“舅”,稱婆婆為“姑”。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新娘起床后進行沐浴,然后拿著竹制容器盛裝棗、栗和腶修,等待公婆出門。“棗”代表早起,寓意起個好頭;“栗”寓意戰(zhàn)戰(zhàn)兢兢、謙恭有禮;“腶修”寓意振作精神,迎接新的生活。
2、新娘自己服侍公婆進餐,待兩位老人吃完后,新娘要象征性地吃掉他們剩下的食物,以示尊敬和孝順。另還有一種說法,"新娘服侍岳父母"指的是新娘過門后的第三天,就要下廚做飯,烹飪菜肴來招待岳父母,以展示她從此以后主持家中膳食的能力,以表達她的孝道。唐代有一種民俗記錄說,"三日進入廚房,洗手做湯羹;尚不了解岳母的飲食習(xí)慣,先請小姨品嘗"。
3、新婚的兒媳,舅姑和公公婆婆都會為她準備好飯菜,還會用“一獻之禮”來表達對她的關(guān)愛。這樣做是為了讓她開始新婚生活的時候,感受到家人們的關(guān)懷。
在結(jié)婚三個月后,新娘陪同夫家前往宗廟祭拜祖先,以表明她已經(jīng)正式成為夫家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