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司儀,你學會透明了嗎?
當你參與聯歡晚會、比賽、團拜年會、產品促銷會等活動時,你會發現主持人的角色非常重要。同樣的道理,無論是開幕式、簽約儀式、記者招待會,還是其他場合,司儀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當你擔任這些角色時,你就會意識到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并深刻體會到每個舞臺都有自己的游戲規則,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在于禮儀。

圖片來源:廈門哥特婚禮策劃
細心的朋友肯定會注意到,我在句子的前半部分使用了"主持人"這個詞,而在后半部分使用了"司儀"這個詞。盡管很多人將司儀和主持人等同起來,確實司儀具備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但司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儀禮。司儀實際上是一種官名,在《周禮.秋官》中有提到,負責接待賓客時的禮儀。北齊有司儀署,隋唐因此而設立了司儀一職,屬于鴻臚寺,負責管理陳設、引奏禮儀以及宴會禮儀等。具體的信息可以參考《通典.職官八》和《明史.職官志三》。在《中華大字典》中,司者指的是動詞,意為執掌、把握、掌控的含義;而儀則是名詞,表示儀禮的意思。

圖片來源:紹興零點一站式婚禮企劃
主持人不是說話滔滔不絕的相聲演員,也不是胡言亂語的瞎扯者。作為司儀,禮儀優先,精神飽滿是最重要的。如果把舞臺比作洶涌的大海,他應該是一艘安穩地停留在波峰之上的方舟;如果比作香氣四溢的野外,他則像一只飛舞在花叢中的蝴蝶。他雖然存在于其中,但不是舞臺的焦點。他在保持舞臺所需的情緒的同時,不會太過張揚或偏頗。有人認為,在舞臺上表現得輕松自如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在透明的敘述背后卻隱藏著最真實的藝術。

圖片來源:北京樂美婚禮策劃
好了,讓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說,在許多儀式上,司儀的角色僅限于流程的宣布。雖然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其中包含了很大的藝術。司儀需要以最簡潔的語言和最高尚的儀態,來串聯整個儀式并保持其莊重和禮儀的氛圍。這對于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首先是儀態,自信是最能概括儀態的形容詞;其次是語言表達,言簡意賅就足夠了;最后是聲音,要雄渾大氣,這是最常用來形容主持人的詞語。不要小看這三點,要做到這三點需要足夠的舞臺經驗,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內在修養。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生怕留有間隙,而實際上在觀眾看來,這樣的表現很令人窒息,你的狀態顯得慌張。面對舞臺上的空白,能用前韻后推的語言藝術,還有意味深長的肢體表達,才是真正高手的作品。

圖片來源:廈門靜享派婚禮策劃
開玩笑開玩笑,現在要聊一聊婚禮了。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婚禮主持人應該會唱會跳,善于說笑,為婚禮增添氣氛。他可以用幽默話語調侃新人,也可以熱情地引導現場氛圍,逗笑大家。最好的情況是在結束時,大家能一起哼哼幾首調子,讓場面更加熱鬧歡樂。嘿!

圖片來源:德陽綿竹星城婚禮
他是如此重要,盡管他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將所有的關注都集中在他身上。有他一個人在場,你的婚禮就可以安心了。在他的主持下,你可以站在臺上,然后下來祝酒,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你操心,因為沒有人會注意到你。整個婚宴結束后,大家都會贊賞他的表現。當然了,他真的非常出色。一個人能勝任多人的任務,甚至連新人都比不過他。而且人們會說,婚禮上,司儀是至關重要的角色。當然了,他確實很重要。如果沒有他,你們怎么能笑得那么開心?你們又怎么有戲可看呢?這就是司儀的意義所在。沒問題,就這么說吧,事實上,他是一位演員,通過語言、歌唱和身體語言,表演了一場巨大的喜劇,取悅了前來參加婚宴的人們。這場活動應該稱為婚宴,而非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