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隨份子?隨份子給多少錢?

圖片來源:青島柚子婚禮
“隨份子”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但我們都知道送禮。每逢節日、生日、結婚、生子、孩子考上大學等時,我們都會送禮。在現代社會,這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祝福,更是一種很形式化的過程。如果不送禮,則會被認為不懂禮節,也很容易得罪人。至于筆者要介紹的“隨份子”,與送禮息息相關。那么,什么是隨份子?隨份子應該給多少錢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圖片來源:南平愛巢結婚會館

圖片來源:眉山唯愛婚禮

圖片來源:無錫天禧婚禮宴會設計
什么是隨份子?隨份子是一種民間用語,也被稱為湊份子或隨禮,是一種傳統民俗活動,用來集資,也是一種禮儀。無論在家族親友、朋友同學,還是領導同事之間,只要家中發生任何大事或小事,大家都會前去探望,并贈送一份禮金或禮物,以表達心意。這也是一種社交手段,為朋友和親人之間增進聯系、加深感情提供良好機會,這就是隨份子的含義。

圖片來源:廈門幸福國度婚禮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社交圈的日益復雜,“隨份子”的場合越來越多。不論是親戚朋友的大喜事還是小瑣事,都需要擺開宴席,遞上隨份子。以往,只要贈送一些禮金或日常用品(例如米、面、糖等)作為祝福和禮節,就能夠達到目的。如今隨份子的類別更加繁多,但基本原理依然不變,旨在表達心意,尊重習俗。
隨著時代的演進,不論是今天慶祝生日的人,還是孩子滿月的家庭,又或者是孩子升學或舉行婚禮等等,只要是我們能找到的理由,都會舉辦盛大的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同學同事等參加,也少不了收取紅包禮金。大家互相饋贈,每次收到紅包禮金后都要準備隨時返還給別人,導致大家互相感覺有人情債待還,反復來去,但始終無法償清。
給份子錢的合適數額是多少呢?我認為,我們并不可能都是富豪,不能和別人競爭炫耀財富或者為了面子而逞強,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會讓自己受苦。在自己經濟能力范圍內,只要能夠承擔得起,就可以稍微表示一下,表達內心的祝福就好了。不過,盡管現代社會送禮的次數增多了,人情味卻淡了很多。很多家庭在收到份子錢后都要記錄,如果家里有事的話,就會把錢還回去。而很多人在給了份子錢之后,也會記住下次家里有事的時候從別人那里收回多少,如果少了,就會不高興。
在我看來,現代的隨份子雖然變得普遍了,但已經失去了意義。許多人將它視為彼此之間欠下的人情債,相互來回還債,糾結不清。其實,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我們搞得大家都很疲憊,我認為這沒有意義。然而,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我們無法改變,因此,適應可能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我真心希望有一天,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以不再需要這種形式化的東西來維系!
總結:我作為家庭代表,參加過很多次隨份子的活動。實際上,我并不想參加,因為我覺得這種人際關系太虛偽、太形式化。每一次,我都強忍住內心對這種做法的強烈鄙視,但我也無能為力。或許這是社會上的一個缺陷吧!單靠我一個人是無法改變的。但我仍然希望,在除了某些純粹為了社交和人情的虛假維系之外,親人和朋友之間不要再使用隨份子這種方式,不要淡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