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們結婚回門的規矩有哪些

圖片來源:成都金堂縣禧成婚禮策劃
在漢族的民間傳統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叫做回門。當女子結婚后第一次回到娘家探望家人時,被稱為回門。如果女子和丈夫一同回到新娘的家中,就被稱為雙回門。回門也被稱為歸寧,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婚俗。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回門的規矩,讓你的婚禮變得完美圓滿。
圖片來源:蜜悅花園宴會設計中心

圖片來源:伊春夢工廠婚禮慶典

圖片來源:濰坊(壽光)延祥婚慶策劃
結婚回門是一種傳統的婚禮習俗,就是新娘新郎結婚后回到新郎家中拜訪雙方父母和家人的儀式。

圖片來源:西雙版納景洪M2定制婚禮
“回門”也被稱為“歸寧”,是漢族傳統婚姻習俗之一,意為新婚夫婦第一次回到新娘的娘家。夫婦倆需要一起去拜訪女方父母,這是必不可少的禮節。在這個儀式上,新郎要稱女方父母為“爸爸”、“媽媽”,以此正式結束整個婚禮。回門儀式也讓新娘的父母見證了二人婚姻美滿的象征,對新娘來說,這是初為人婦后重返家鄉。
結婚回門的時間安排規矩
各地的結婚回門時間不同,古時候有的是在結婚后的第三天、第六天或第七、八、九天,甚至有些會在滿月之后回門省親。春秋時期就開始有回門的習俗,后來一直延續至今。因為“回門”是新婚夫婦一起回娘家,所以被稱為“雙回門”,寓意成雙成對的吉祥。
結婚回門時要注意的規矩是要注意回門時的裝扮。
當新婚夫婦回門時,他們應該像婚禮那樣仔細打扮,保持他們在婚禮上的美麗和英俊形象。如果女方打算舉辦隆重的回門宴,請新郎和新娘精心挑選回門禮服。
婚姻慣例:新娘回娘家要注意著裝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所以穿著的衣物也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還是有一些共同之處的。首先,新衣服是必須的,顏色要以喜慶為主。比如大紅色,在平常時候不太容易穿出去,所以我們不能讓這件新衣服只穿一次就浪費掉。為了平常也能穿,我們在選擇顏色的時候可以選一些淺粉色、粉紅色、粉紫色或者深紅色,比如鐵銹紅、暗紅色,總之是圍繞著鮮艷的色調為主。
然而, 應避免選擇黑色、白色、灰色和藍色等幾種顏色,因為這些顏色看起來不夠喜慶。以前有些地方結婚當天穿大紅衣服,但回娘家時就不能再穿大紅色衣服了,然而現在這個約束已經不再那么嚴格了。
選擇回門服飾時,可以考慮選擇長褲、小套裙或連衣裙等款式。長裙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小套裙則顯得穩重莊重,而連衣裙則給人清爽明媚的感覺。旗袍則展現出莊重大方的氣質,這些款式都是最佳的回門服飾選擇。需要注意的是,裙子的長度應該到膝蓋就好,不宜過短。在選擇服裝時,也要考慮一年四季的氣溫。春秋季可以選擇小毛衫或小套裙,夏季可選擇連衣裙,而冬季可以選擇漂亮的紅色系羽絨服或毛呢大衣。
結婚回門的規矩通常有許多注意事項需要注意。
當新娘回門時,根據傳統規定她應該走在前面。而當他們返回男方家時,新郎則應該走在前面。因為這是新嫁女兒第一次回娘家,有時也被稱為“走頭趟”。在這次“雙回門”之后,通常不允許在岳家過夜,必須當天返回男方家,因為過去有一個月內不空房的習俗。
結婚回門的禮儀:回門前應該準備哪些物品
新娘家的長輩非常看重三天回門這件事,所以新郎事先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需要有所準備,爭取給岳父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這時的新女婿還要準備回門禮和回門錢,根據不同的地方帶上不同的禮品。一些人會帶一只公雞,寓意吉祥如意;有的會帶上一些肉、雞蛋、面等禮品;而更常見的是帶上橘子、蘋果、香蕉、酒等,樣式不固定,但要注意回門禮必須是雙數,意思是夫妻成雙,合好百年,單數則不吉利。
結婚回門的規矩:回門宴。
一般來說,當新人結婚回娘家時,女方會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座坐在主席上,由女方長輩陪飲。女方準備豐盛的華宴來招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就餐過程中,新娘要陪著新郎,向父母、親友和鄰居敬酒一一感謝大家對新婚祝福的支持。用餐后,不要急著回家,應該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后告辭回家。同時,應主動邀請雙方父母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做客,也可以邀請親友和鄰居。
結婚回門時的傳統習俗:插門禮。
在魯西南地區和周邊地區,回門宴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攪面禮。如果要談論"攪面禮",首先要提到"掛門簾",掛門簾是漢族婚姻習俗中的一部分。在魯西南地區和周邊地區非常流行。傳說中,門簾是王昭君出塞時向漢武帝要的嫁妝之一。之后人們效仿,逐漸成為傳統習俗。
在結婚當天,新郎新娘進入新房后,新娘的弟弟會拿出一條簾子掛在新房的門上。這條簾子通常是紅色或粉紅色的,上面繡有鄉鴛鴦或紅水或秀山奇峰的圖案。新郎家會用紅紙包著錢送給新娘的弟弟,稱為“送喜錢”。新娘的弟弟拿到“送喜錢”后會將金額告訴新娘的父親,這與下面的“攪面禮”有關。
“攪面禮”是婚禮上的最后一個儀式。在這個儀式上,新娘回到家中迎接新姑爺的到來,并舉辦宴會歡迎他的到來。新女婿坐在主席上,由女族長陪同飲酒。
女方家庭盛情款待新婿的一種方式是舉辦回門宴,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進行“攪面禮”。當宴席即將結束時,岳父會親自送來一碗面條(里面放有兩個荷包蛋),讓新婿品嘗。新婿接過面條后先放在飯桌上,不能吃,然后用筷子在碗里攪拌面條,不管岳父如何勸說,新婿始終不吃。一會兒過后,岳父見新婿始終不吃,就離開去做其他事情,等岳父回來后,他會拿著一個裝好紅包(里面的錢與喜錢相同)的紅包放在飯桌上,讓新婿吃面。新婿不能說話,繼續攪拌面條。再過一會兒,岳父再次離開,等待新婿的再次回來。一會兒后,岳父會手里拿著一個紅包(里面的錢與上次相同或加倍)放在新婿面前。這時新婿有兩個選擇。完成“攪面禮”的步驟之一是要象征性地吃一口碗里的面條,接著再吃掉兩個荷包蛋。還有另一種選擇是繼續攪拌面條,而岳父則繼續離開去取紅包(每個紅包的金額不能低于上一個紅包,如果增加,必須加倍)。周而復始,直到新郎滿意地吃上面條為止。
目前,“攪面禮”通常只進行兩次來回,只需要進行象征性的儀式即可,不需要太多講究。不過,也有一些人按照傳統方法進行攪拌一個下午,過去有人甚至攪拌到岳父家的驢子才停止(意思是取得了相對較多的財富)。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女兒,有些父母認為東西都是女兒的,因此為了給女兒爭臉面,在“攪面禮”時會給女婿房子、汽車等貴重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