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式婚禮婚俗中的洞房和鬧房
無論是中式婚禮還是西式婚禮,在青島舉辦的婚禮都會遵循中國傳統,以新人進入洞房來結束。只有進入洞房后,這一天的婚禮才算真正結束,新婚夫婦才會開始美好的蜜月旅行。

洞房

圖片來源:青島墨城國際婚禮
當夜晚洞房內點燃花燭、及修身考試取得名列前茅時,是每個人生中最令人期待之事。洞房花燭是婚禮中的一部分,是人們迎來成年獨立之始,亦是婚禮中最引人遐想與期待的環節。

圖片來源:青島經緯度婚禮企劃(即墨區)
古代的洞房稱呼源自人們古代穴居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在中式婚禮中,入洞房是一個總稱,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儀式。明清時期的婚禮大致上是新郎迎娶新娘首先要進行拜天地的儀式,即三拜九叩。在拜天地儀式之后,新人首先進入洞房,然后新娘坐在新床上,新郎則出來參加婚宴,向參加婚禮的賓客敬酒致謝。待到晚間睡覺之前,新郎再挑蓋頭,與新娘一飲合巹酒。至于第二天一早要享用糖水蛋、拜見公婆等,則是另一個講究。

圖片來源:青島悅紀婚禮
鬧房
中國人在平常時候常表現內斂壓抑,然而在鬧洞房的時候卻追求刺激,這可以看作是一種獨特的習俗。
在婚禮進行到拜堂等儀式之后,新人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俗禮,其中最重要的是鬧房。在唐朝之前,婚禮嚴格遵循周朝和漢朝的規矩,不會有任何喜慶和慶賀的氣氛。然而,鬧房這一傳統卻始于漢朝。結婚前先看新娘、聽府、鬧洞房已經成為常見的習慣。參與鬧房的人員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區也有所不同。在婚禮當天晚上,除了新人的父母、祖父母以及被視為不祥的鰥夫、寡婦、孤兒和獨身者之外,參與鬧房的人大多是與新郎年齡相仿或較年幼的人,而且他們十分善于開玩笑和尋找樂子。鬧房的形式可以大致分為文鬧和武鬧兩種。所謂文鬧,主要是指用言語挑逗新人,或說一些低俗的笑話,或讓新娘唱一些即興創作的農村小曲,其中自然少不了曖昧色彩,以此為娛樂。武鬧的行為往往有些過分,大多數情況下是對新娘進行侮辱和惡作劇。這種行為也被稱為“弄新婦”。在親友的陪伴下,有些人會在婚禮上有些手忙腳亂,有些親友會扎人的皮膚和脫他們的鞋子,因此一些女性在結婚時會將衣服和鞋襪用針線密密地縫在一起,以防止在新婚之夜遭人戳穿尷尬。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過去的傳統風俗正在逐步消失,比如青島地區如今已經漸漸不再有鬧房這種風俗。對于新人來說,他們已經在婚禮上度過了繁忙的一天,因此晚上在宴請親友后,時間將留給新人,而不再進行鬧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