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結婚邀請及送禮金的問題
最近很多人都在為結婚禮物的問題感到煩惱和困擾,小編聽到了很多討論,因此想說點兒什么。

圖片來源:恩施伊人婚慶
結婚邀請的初衷是讓親朋好友參與和見證我們的婚禮。

圖片來源:黃山中藝婚慶
親朋好友結婚是值得慶祝的喜事,根據中國傳統習俗,賓客通常需要送禮物或隨禮,同時與新人一起分享喜宴。然而,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我們接觸的人和經歷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當前的隨禮現象,以適應實際情況。

圖片來源:荊門婚慶-鴻大婚慶
當前,我們社會面臨著一些問題。
目前在社會中奮斗的每個人都不容易。面對高昂的房價和低保障,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影響,大多數職場人士的生活狀態類似于古代的長工。生活壓力之大,甚至參加一場婚禮的交通和時間成本都成為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適婚年齡的年輕人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在論壇上抱怨著禮金之重。很多人表示,有些主家直接說少了多少別來送,有些客家則恐嚇著說紅包不夠的話會被當場捅死。而結婚所需要的開銷,則往往讓新人花光全部積蓄。無論身處主家還是客家,人們都面臨著送禮難的問題。
婚姻原本是兩個人快樂幸福的事情,而親朋好友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持。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現在的婚姻現狀呢?這其中一部分是社會因素,另一部分則源自自身原因。社會風氣是由眾人的行為所塑造而成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努力改善這種現狀。
舉辦婚宴時不要出于賺錢的目的,不論送禮多少少,要明白,吃進去的終究是要吐出來的;不要強加一些死板的規定,這會降低個人格調(對即將結婚的人說)。
我覺得應該量力而行,不要將所有的錢都花在酒店和婚慶公司上。主人可以承擔一部分招待費用,按照自己的能力籌備相應的婚禮。送禮的人也應該量力而行,不必太注重面子問題,只要過得去就好。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如何應對結婚邀請和送禮金的問題。以下是個人的觀點,請不要批評。
如果有人通過QQ或短信傳達婚禮消息,或者找別人帶話,甚至沒有電話或請柬,那就沒必要去參加這樣的婚禮了。既然對方都不重視,為什么要自己浪費心思去操心,找罪受呢?對于那些說少了多少就不能參加婚禮的人,或者直接讓你給銀行卡打禮金的人,不僅不需要去參加,也不需要理會。如果你想表達一下鄙視,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贊同。
如果有人給你打電話并告訴你某件事,你應該仔細傾聽。如果對方不在你附近,他們可能會讓別人帶去200塊錢,這表示他們有需求。以后不要刻意考慮他們是否會回來。
如果有人發了請柬,你能參加就盡量出席。你可以根據自己和主人的關系以及消費水平選擇送多大的禮物,但要注意節制以確保你的成本不會太高。如果不能出席,可以讓別人代為送個價值200左右的禮物,主人一般不會有所要求,其他情況可以根據關系靈活處理。但是不要在禮物上攀比,送多少不重要,因為你送多少并不能決定最后會得到多少回饋。
關于親戚的邀請,你可以根據你家鄉的習俗來決定,你的父母會妥善處理的,你可以少插手;
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去一般同事的婚禮,因為人多了可能會給新人添麻煩,去了也不一定能真正地享受到婚禮的樂趣。在送禮金方面,如果有關系好的同事去了現場,通常都會代為轉交200元,表示一點心意。畢竟現在公司的員工來來去去,就像換衣服一樣,送禮只是一種表示關心的方式。如果新人對你送的禮金不滿意,也別跟他計較,這樣的人不值得。當然,如果是上司和老板的婚禮,你需要自己權衡。
當涉及到重要的客戶或供應商等情況時,公司通常根據慣例使用公司名義,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對于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需要慎重對待。除非你無法親自去參加(比如因為身體不便或者有重病需要照顧的家人),否則就應該盡量出席。這是展示我們情誼的最好時機,主辦方也會非常高興。但是對于那些不主動安排住宿和食物的人來說,只是送禮金是不夠的。如果你要從遠處來參加婚禮,還特地請了假并乘飛機過去,可以送一個價值約500元的紅包,并附帶一件有特色的禮物。沒有必要非要送幾千甚至幾千元的家庭用品,因為這是新人自己會考慮的事情。免得買了很多東西最后只變成垃圾。如果無法親自參加,則必須做到以下兩點:在結婚當天無論多忙都要親自打個電話祝福一下,聊上一會。第二點是送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紅包,至少1000元以上,說明不能去的原因,這樣大家都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