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禮策劃必知的三要素
如果你想辦一場中式婚禮,中式婚禮策劃就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那么,對于中式婚禮策劃來說,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和諧。那么,為了實現這種和諧,你會需要一些特定的道具和裝飾。接下來的內容會告訴你需要的一切。

圖片來源:北京ITB趣餐廳·活動/婚宴

圖片來源:重慶徐生記酒樓(融僑店)
一、策劃中式婚禮必備的物品

圖片來源:長沙IFS·尼依格羅酒店·宴會廳
傳統婚禮中,花轎是一個重要的部分,起源于南宋時期。花轎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四人抬的,另一種是八人抬的。此外,還有龍轎和鳳轎的區別。花轎的車身上覆蓋著紅色幔帳和翠綠色的蓋子,上面裝飾著龍和鳳凰,象征吉祥如意。四個角上還懸掛著絲絨穗子。富裕家庭的婚禮上通常會使用五乘的花轎,而普通家庭會使用三乘的花轎。在新娘出嫁的路上,女方的親屬會坐一輛花轎,而其他兩輛花轎則是由拉轎的男童坐著。當迎親隊伍返回時,新娘、迎親的人和送親的人各坐一輛花轎,此外還有兩輛藍轎,以藍色的呢子蓋著,頂上插著銅制的頂子,由新郎和伴郎各自乘坐。
迎親儀式上通常會出現旗鑼傘扇,放在花車隊伍的前面,讓整個場面更加喜慶和壯觀。此外,在新娘的嫁車行進路程中,要放鞭炮以示慶賀。對于新娘的著裝來說,無論貧富都要講究,內穿紅襖,戴上明珠、玉石等飾品裝扮鳳冠,再在肩上披上一件繡有各種吉祥圖案的錦緞“霞帔”。古時候,新娘除了穿著華美的嫁衣,還會用紅布蓋頭,以遮羞避邪。紅色象征著吉祥。
馬鞍是為了祈禱新娘婚后平安、長久而放在洞房門檻上的。當新娘的前腳踏入門檻、后腳抬起卻還未著地時,受到全家人的關注,并將馬鞍拿走,這恰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馬不配雙鞍”的寓意。火盆是放在大門口的一盆火,意在象征婚后的日子紅紅火火。新娘要邁過火盆才能進入婚房,寓意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天地桌通常放置在庭院中,桌上擺放著大斗、尺子、剪刀、鏡子、算盤和秤,被稱為“六證”。其含義是:通過這些工具可以了解家中存糧、布料量、衣物質量、容貌狀況、賬目是否清晰以及物品輕重等等。在民間常有一種說法,只有“三媒六證”齊備才能表示新婚是合理合法的。而在吉時舉行的結婚儀式被俗稱為“拜天地”,由司儀主持,包括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對拜。
稱桿:新郎在進入洞房后,使用稱桿輕輕地掀起新娘的紅蓋頭,寓意“如心所愿”。花燈:在婚禮儀式上使用一對大紅色的蠟燭,在大廳和洞房內點燃。蠟燭上多有金銀龍彩裝飾,因此被稱為花燈。
二、中式婚禮的必備習俗
踏上行程:在鑼鼓、嗩吶、舞獅的陪伴下,花轎開始出發。根據傳統,新娘應該由兄弟抬出來送上轎子。然而,現代人多為獨生子女,因此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替,通常也改為抱著新娘。目前花轎的行程僅僅是形式上的走走而已,除非兩家特別近,否則從上海抬到另一頭絕對會累得躺下。不過按照慣例應當給轎夫紅包,否則他們可能會故意搖晃花轎,讓新娘受到一些“傷害”。
在古代的婚禮儀式中,新娘需坐上花轎,經過燃著炭火的火盆,如今通常新娘直接在媒人的攙扶下跨過火盆。在新娘下轎之前,新郎必須拉弓對準轎門射出三支紅箭,以驅逐新娘身上可能沾染的邪氣。
結婚儀式和交杯酒:在莊嚴的火盆儀式之后,新人要跨過馬鞍,象征著婚后的家庭平安。然后,新郎用條紅布包裹的秤桿將新娘頭上的喜帕揭開,這時候新人正式進行拜堂。拜堂之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而是給雙方的父母敬茶。通常情況下,在這個時刻,很多人都會聲淚俱下,場面非常感人。熱烈的喜慶氛圍中透露著濃濃的親情。
同心結發和謝媒禮: 現代的娶親儀式已經趨向于將本應在洞房里完成的儀式公開進行展示。例如結發,應由新婚夫婦在洞房里互相剪下一些頭發,做為夫妻情誼的象征。現在則常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之后,雙方母親同時點燃龍鳳燭,新人交換香書和美玉作為信物,然后請出媒人贈送蹄膀。
三、中式婚禮策劃所需的花費
搭建一場地道的中式婚禮舞臺可謂費時費力,因為相對于西式婚禮,中式婚禮除了鮮花外,需要大量使用各種道具裝飾現場。從化妝師的角度來看,也更加繁瑣,因為化妝需要考慮新人、伴娘、媒婆、親戚等人的不同化妝需求。主持人的費用更為昂貴,因為中式婚禮的套詞十分復雜,主持人不僅需要有富有古風的聲線,還需要在唱歌和吆喝手中嫻熟處理。此外,還需要聘請一位類似導演的中式婚禮現場布置總監,以協調現場不同角色的扮演及現場布置。同時,婚禮督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需要負責處理花轎的路線問題以及與賓館的協調事宜。
四、中式婚禮策劃的關鍵要點:
1、使用紅色桌布能為你的婚宴餐桌增添更加喜慶的氛圍。
2、當紅燭被點燃時,它象征著愛情,使婚禮達到了高潮。
3、新人戴著華麗的鳳冠和亮麗的霞彩偶像,為婚禮增添了熱鬧的氛圍。
4、在宴會布置中加入一些紅色漿果作為點綴,可提升層次感。
5、在中式婚禮上,紅玫瑰無疑是首選的鮮花。
6、一個裝飾以鮮花為主的迎接牌是不可或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