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 怎么樣判斷是不是便秘
排便是日常都會要進行的活動。定期順暢的排便能幫助腸道順利通暢,清理體內的垃圾。有的人一周排一次便有的每天都要大便。那么多久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

圖片來源:寧波喜喜月子
怎么樣判斷是不是便秘

圖片來源:武漢康悅禧月子會所(洪山區希爾頓店)
多久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

圖片來源:天津津南區月靚一生月子會所

圖片來源:珠海星媽匯國際月子中心
正常情況下,成人從進食到排便,這一個過程平均時間大約是24-25個小時,也就是正好一天的時間,每天會排便一次。“宿便”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超過這個時間,在體內存留過久了。但是從醫學上,并不存在這個術語,而且現在很多飲食不規律,工作性質決定等等,很多人都偏離這個數值,所以從醫學上看,便秘的癥狀主要是這三點:
1. 排便次數減少,比如每周排便低于三次;
2. 大便干,硬;
3. 伴有或不伴有排便困難。
所以,便秘與否,不能單從時間來衡量。
例如:有的人三天才解一次大便,或者有的朋友一天兩三次,但是沒有不舒服,而且柔軟呈現,輕輕松松排出,沒有脹滿不適感,那就是健康正常的;相反的,如果你每天都有,就是在肛門那排不出來,所以這也是不正常的。另外,偶爾便秘的情況,不等于得了便秘的情況,一般是在過去半年內,出現這種癥狀高于三個月,才可判斷是“病”。
便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飲食不當
飲食中膳食纖維或水分不足時,人體內糞便移動速度會減慢,水分會逐漸被身體其他部位吸收,從而使糞便越來越小、移動越來越難,引起便秘。
夏季喝冷飲、吹空調,或進食了牛奶、雞蛋、辣椒等個人不耐受的食物,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起腹脹、腹瀉。
久坐不動
不愛運動、久坐等“懶”習慣,會使腸道蠕動越來越慢。此外,如果忍便不排,糞便在腸道內停留太久,被進一步吸收,體積也會變小,不足以刺激腸道產生便意。
久而久之,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也會逐漸不敏感,加重便秘。
疾病影響
服用抗抑郁藥、鈣劑、利尿劑等也會導致便秘;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或甲亢、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易出現腹瀉癥狀。
如有這些情況,患者要及時與醫生溝通,進行藥物或服藥時間的調整,減少胃腸道副作用。
亂吃瀉藥
徐志潔強調,目前便秘人群的最大問題在于“亂吃瀉藥”,市面上的清腸產品眾多,但大多包含蘆薈、大黃等瀉劑成分,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性,導致結腸黑變病,減弱腸蠕動,進一步加重便秘。
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病變,只要停服瀉藥,腸道可逐漸恢復正常。如果慢性便秘患者需長期使用瀉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為避免藥物依賴,不少醫生會用藥物調節患者的腸道菌群。但每個人腸內的菌群情況不一,需定制個性化方案,以達到最好療效。如果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后,病情并沒有好轉,應尋求醫生的幫助,及時調整。
細菌感染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感染后都會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增多,伴隨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
這種腹瀉往往輕重不一,大多可在1~2周內自行恢復,但少數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
排便的最佳時間和次數
一天別超過3次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這項研究發現,多數(54%)英國人每天排便一次;約400萬人(6%)表示,他們往往每周排便一次,甚至一周都沒有排便。那么,多久排便一次算正常?英國營養治療師娜塔莉?萊姆建議,每天排便1~2次是健康頻率,飯后排便最佳。
為了解國人排便情況,日前,《生命時報》發起了一項“你通常多久排便一次?”的網絡調查,共2024人參與,其中67%的人表示“一天1次”,19%的人表示“一天2次或2次以上”,15%的人
“兩天1次甚至間隔時間更長”。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徐志潔表示,兩三天排便一次或一天1~3次都算正常范圍。不少人常在飯后排便,這是因為腸胃蠕動加快,產生胃結腸反射,讓人產生便意。
以上就是:多久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 怎么樣判斷是不是便秘相關介紹請大家繼續關注